简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的形成
周建瑜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成都 610071)
【摘要】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充实,日益成熟的历史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闻舆论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的新闻实践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文章在考察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发展脉络基础上,提炼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形成的深厚历史内涵,对促进新时期党的新闻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闻思想;内涵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我国环境危机的整体性治理研究”(项目批准号:17YJAZH03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建瑜(1963-),女,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编审。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新闻舆论工作实践中,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新闻舆论思想,不断总结自己新闻舆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完善并纠正新闻作风,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新闻舆论工作原则和业务规范,构建起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独特的框架和理论体系。考察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个阶段的新闻舆论工作实践,阐释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发展的历史脉络,提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形成的深厚历史内涵,对促进新时期党的新闻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形成于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办报经验和办报思想,形成于借鉴中国资产阶级的办报实践和办报传统
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形成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习和继承世界无产阶级的办报传统、办报经验和办报思想。无论是列宁领导的俄国布尔什维克报刊还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革命报刊都学习和借鉴了这些经验和思想,继承和发扬了这些传统和作风。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创办的《新莱茵报》,被列宁称之为“革命无产阶级最好的机关报”,[1]是世界上第一张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党报。列宁是马克思、恩格斯办报经验、办报传统和办报思想的忠实继承者,他在办《火星报》时就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火星报》的办报方针。列宁一生中创办和主编的报刊有30余种,其办报方针和办报传统在学习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办报经验和传统基础上,又根据俄国自身国情和党情的特点,根据俄国自身斗争实践和新闻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原则和办报要求,从而形成了列宁自己独特的办报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形成于革命和解放事业的斗争实践
1. 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的萌芽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写群众,学群众,又使群众写,群众办,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与群众密切的联系,我们才能提高一步。”
《新华日报》八周年纪念日①发表的社论《人民的报纸》一文中强调提出:“向来总以为报纸是报馆所办的,但是人民的报纸其实是应该由人民大众共同办的。本报之有今日,原来就是依靠多数读者赐予鼓励督促批评指教的缘故,还有很多读者为本报写消息,写通讯,写专论,给我们助力极大。我们欢迎专家学者的论文,我们也同样欢迎任何一个普通老百姓所写来的东西。假如每一个读者都自动成为我们的通讯员,每一个读者一有什么意见要发表,一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就感到有必要写给本报,那么本报才真正能成为人民的报纸。”[16]这段话诠释了“群众办报”的内涵,只有依靠广大群众的支持与帮助,只有群众真正参与办报,党报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喉舌……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1卷)[M].人民出版社,1965:60.
[2]范长江.怎样学做新闻记者[N]. 大众生活.1941-10-05.
|